在台灣,民眾大多習慣自己選擇就醫場所,較少經由轉診或轉介,形成了獨特的「逛醫院」的景象。這或許是台灣交通方通、醫療資源豐富且可近性高的一種反映;卻也反映出底下醫病關係的生疏以及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逛醫院,美其名可稱為尋找「第二意見」,但情況往往是由於病人不滿意或不相信的治療結果或成效,而自行轉診至其它醫師或醫療院所。這時,往往原來的醫師都還不知道病人已經自行轉診了。這樣的關係,不只是病人往往對於自己身體的情況是一知半解,就連接手的醫師也可能因為不知道病人完整的病史,而又必需重新檢查或診斷。更不要說,若是病人是治療到一半,覺得沒效而自行轉院的,由於先前的治療可能使得後來疾病的症狀和檢驗結果改變,而混洧且延後了第二次診斷和治療。
尋求「第二意見」的美意,原本是為促進醫病之間的溝通與使病人能獲得最適合的醫療。這個前提是,由先前的醫師先收集統合病人各方面的身體與健康資訊之後,再與病人討論可能的診斷與治療,而為了更好的醫療品質,再請第二位相關或更專業的醫師提供意見或轉診治療。在這個模式理想的運作下,不只是病人本身能獲得「持續性」地診斷與治療,甚至連醫師本身也能藉由與第二位醫師的討論及追縱病人的情況而學習到原來自己不足的地方。
「逛醫院」的行為本身牽涉到許多管理制度與政策層面的問題,單方面地要求基層的醫療提供者與民眾「有意識且獨力」改變行為與溝通方式,不只是無效且不公平的。不過在完整的解決方案出現之前,醫生只能靠著個人善意與溝通技巧,而民眾只能靠著自己搜尋並充實自己的醫療知識與可用的醫療資源,來獲得彼此都能滿意的結果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