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4日

醫術與醫德--技術品質與認知品質(下)

醫療與一般服務業不同的地方在於,醫療傳統的對象是生命本身。即使是現代所謂醫學美容或其它號稱為「增進生活品質」而非直接治療疾病,求治生命的醫療學門,也無法擺脫它是「使民眾的身體與生命承擔一定風險,來達到民眾想達到的目的」。

也許潛意識中,對人性有著不信任,民眾對於醫師的道德期待往往也比較高。從描寫各種歷史上或虛構醫師的電影、漫畫、小說等就能發生這種現象。「醫德」也許可以說是另一種「認知的品質」,也是許多人概括評斷一個醫師服務品質的字眼。

然而,醫師必竟還是人,無法擺脫人性。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以台灣一年畢業一千多個醫學生,要期待各各都是品德高尚的醫師,最後一定是會失望的。即使是學校的「醫德教育」再完美,嘴上說的再漂亮,作業寫的多優良,沒有真正經歷社會現實與各種利益衝突之前,也許只是讓偽君子與小人更難分辨,也連醫學生自己可能都無法知道自己未來真正會成為如何的醫師。

與其期待著抽象的道德形象,不如務實地從制度面去處理「人性」的問題。技術的品質,政府與各級醫院已經藉由各種證照、考試、訓練與標準化流程,來提升整體平均的醫術能力。而對於醫德,或說是認知的品質,也需要建立一套制度與法規,來確保病患的基本權益,減少醫師本身面對的利益衝突,或面臨時的標準處理守則及社會共識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