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

重新定義界線、聚焦系統重建 - 全球醫療人力資源短缺的挑戰與因應 (Human Resource)


最近在台灣,醫療人力崩壞是個熱門話題;但其實長期以來,在新興國家或已開發國家,醫護人員短缺在長期,甚至未來,都會是個問題。而從這些挑戰中,我們可以如何準備?


在2006年WHO報告中,預估全球缺少約430萬醫護及醫療相關人員。特別是新興國家,因為醫學學校的缺乏和醫護人員移民他國以獲得較好待遇,加上經濟發展帶來醫療需求上升,使得"缺醫"更加嚴重。而在已開發國家,如英、美、德等,也都做出了缺乏醫療人員的預估和警告。

以美國為例,在需求端,隨著人口老化,每天約有10,000嬰兒潮世代進入65歲,以及歐巴馬健保方案的施行,醫療需求將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在供給端,未來10年約有30%的醫師會退休,美國醫學院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預估至2025年時,全美約短缺46,000至90,000的醫師。

面對這個全球趨勢,台灣除了近年來的急重症醫療人員的快速流失,以及人口老化,我們也面臨少子化帶來的整體工作族群的減少,包含醫療人員,因而需要及早面對與準備:

重新定義界線,打造專業價值與團隊綜效

傳統醫護人員的工作內容需要務實重新檢視及定義,讓醫護人員能專注在"最能為病患來帶價值"的工作上,並重新建立團隊分工方式。例如:
  • 強化專科護理師功能與訓練:美國有些州開放專科護理師可在一定範圍或疾病內,自行診斷開藥,只要醫師在一定距離內可以復查,如Illinois是30哩內找得到醫生即可。
  • 讓護理師重歸護理專業:目前實務上,台灣對護理師的工作範圍過於寬廣,民眾也不甚了解,常將護理與看護的工作性質混為一談,甚至會有要求器材維護之類與護理完全無關的要求。實際上,護理做的是專業評估,執行治療,或是甚至在醫師之前,做初步診斷或醫療處置。
  • 重新打造專業團隊:以上兩者健全之後,不但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形象,也可以建立一個更為專注在醫療本身上的專業團隊,醫師也能更專注在困難疾病或手術治療身上,提升整體的醫療品質、生產力與減少資源浪費。此外,相關法令配套也應該重新檢視制定,而政府也需宣導新的專業分工定義,減少民眾的誤解或媒體污名化的可能。
  • 強化資訊系統、改善臨床流程、簡化健保與評鑑之行政流程、減少重覆的文書作業


聚焦系統重建,凝聚本土人力資產,吸引優秀國際人才

  • 醫療講求本土與在地化,在面對全球的醫療人力,優先應仍是培養與保存自身的醫療人力資源。因而,現在醫療崩壞的問題:健保不合理制度、醫病關係惡化、醫療勞動權益保障缺乏,仍需要優先解決。
  • 在吸引國際人材方面,應維持目前病歷雙語化的架構,使國際人才能快速適應。對在地中文需求,可以設置翻譯人員或應用資訊技術來平衡與加強。此外,改良醫療系統與制度,以及相關配套在此仍是相當重要。當全球優秀人材選擇工作地點時,比較的就是系統與制度。如何讓國際人才在台灣行醫,能融入或適應台灣的醫病關係與醫療團隊,是需要完整計畫與分工。
  • 切勿在改善系統制度前,即引進國際人才。依照過去台灣製造業的雇用外籍工作人員經驗,這將減少讓政府機關及醫療機構施行產業升級及制度改革的誘因。而因系統制度未改善,所吸引到的人才,將不會是原先預設的優秀國際醫療人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