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5日

發燒(Fever)的原理和照顧注意事項

發燒一般是指體溫高於正常的狀況。以耳溫為準的話,是指超過攝氏38度。最常見的原因,是由於細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的侵入與感染。身體為了作戰,提高全身的戰備環境:升溫以增加代謝,以及抑制微生物生長(想想日常生活中的煮開水殺菌)。 其它發燒的可能原因,包括了部分藥物或抗生素、癌症、痛風、自體免疫疾病等等。

發現自己或親友發燒時,要注意發生的時間、時段、頻率,以及伴隨的其它症症,如:發抖、咳嗽、流鼻水、肚子痛、小便痛、傷口發炎、喘不過氣、全身痠痛之類等等。另外,也要想想最近有吃過那些藥、接觸那些人、過去那些地方工作或旅遊。

發燒一般只是一種警訊,不一定都要退燒,但是對於原本有心臟病、中風或頭部傷害、懷孕、甲狀腺亢進的民眾或是過去有過熱痙孿的小孩,發燒可能會造成原來的疾病惡化或復發。

一般民眾可買到的退燒藥,為普拿疼(Acetaminophen)和阿斯匹靈(Aspirin)。然而,對小孩和青少年,阿斯匹靈在部分病毒的感染會引起所謂的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造成肝衰竭及肝昏迷,會有生命危險。因此,不建議民眾自己輕易使用。而普拿疼,在過量時,會過成肝壞死而有生命危險,因而,民眾自行使用時,最好參考包裝的說明書。若是了一顆兩顆還是高燒不退,最好是就醫,不要自行增加藥量,比較安全。

此外,中暑、缺水造成的體溫過高,主要是由於環境溫度過高、散熱不佳以及水份補充不足造成,嚴重時,也可能有生命危險。而住院病人若有使用全身麻醉或抗精神病藥物所引起的體溫升高,加上肌肉僵硬,與體質相關的反應, 雖然非常少見, 卻是與發燒、中暑,完全不同的緊急情況,需要特別的藥物處理。民眾有使用類似治療的,可自行注意,與照顧的醫護人員討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