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

久病不能成良醫

隨著平均年齡的增長,近年來遇到九十歲,甚至百歲的病人也是越來越多。有些病人或家屬,可能會因為長期慢性病的關係,而對於一些藥物或症狀有些了解。因而可能會要求醫師希望在某個情形下,開立某種藥或治療,而產生醫病關係的緊張與衝突。俗語說「久病成良醫」,事實上則不然。一般來說,病人與身旁的家屬是最了解病人整個病情或症狀發展的人,但是仍是無法取代醫師實際的診斷或處方。

對於疾病,醫師與病人是以兩個不同的時間軸來觀察。對病人來說,是「縱向」的時間軸:從發病、診斷、治療以及治療之後等等,這一系列的變化,病人與家屬是深刻地親身體驗。對醫師來說,是「橫切」的時間軸:每一次看診都是一個「時間點」,醫師必需要想辦法將片斷的點,連成線與面,來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因此,病人與家屬若能清楚地講述一路以來發生了什麼事,一定能大大幫助醫師診斷與處置的準確與正確機率。然而,也就是因為病人的病情時時在變化,每一次適用的藥物或處置很可能都會不同,過去適用的藥物很可能沒有幫助或甚至成為有害的,這時就必需要靠醫師所學的知識與經驗來評估更改。

以病人安全來說,當病人或家屬發現藥物與處置和過去不同時,適時的詢問能幫助醫師再一次思考與確認,也應該是要鼓勵的雙向溝通。然而,這種的溝通需要建立在互信與合作的基礎上,否則便很容易造成彼此關係的緊張與不愉快。在醫病關係疏遠與陌生的現代醫療環境中,如何塑造這樣的良性溝通環境,也應該是醫院管理者要思考的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