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8日

氣切造口(Tracheostomy)--不得已的人工氣道

氣切造口,或稱氣管切開術、氣切,是在頸部劃開,放置氣切套管,直接與氣管相通的手術處置。氣切的目的,最主要是為了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建立長期使用呼吸器的通路、便於長期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等等。

建議接受氣切的情況,可分為急性或暫時性處理與慢性照顧:

急性處理方面,可能病人因聲帶或其它上呼吸道發炎腫脹,使得氣管內管,俗稱「插管」的處置都無法進行,為了緊急維持呼吸,避免窒息危急生命,可能會施行緊急性的氣切手術。或是因為頭頸部的手術需要,需求暫時性的使用氣切造口呼吸等等。以上這些情形,大都是為了緊急或暫時性的維持生命而採用氣切處置,一旦病情或情況改善,便能關閉氣切造口,回復原來的呼吸方式。

慢性照顧方面,若是病人因為頭頸部癌症、雙側聲帶麻痺等疾病,造成長期的呼吸困難;或是因腦神經或呼吸道疾病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或是病人自行咳痰能力不佳、又常因大量痰液反覆肺炎、呼吸衰竭或插管急救時等等情形,也會建議需要使用氣切造口長期維持生命與呼吸順暢。

長期插管使用呼吸器,除了使病人需忍受氣管內管放置在氣管中的疼痛、無法說話等缺點外,還有插管造成氣管受傷、感染等等的處置風險。

不過,氣切造口的日常照顧需要一定的護理技巧,來進行清理、消毒等處置,需要家屬或照護者學習與配合。氣切,本身就是一個不得已的處置。然而,長期性的氣切造口照顧,也可能對於病人與家屬的生活會有重大的影響與改善,因此,實行前,最好能與醫生有充分的溝通,以了解日後的照護與生活方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