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

量化寬鬆原來和急重症醫學相似(Quantitative Easing, QE)

念了總體經濟,才發現原來整個聯準會和各國央行救金融海嘯的原則,和急重症醫學相似。



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聯準會進行了三次非典型救市,也就是"量化寬鬆"。當時有人認為這是印鈔票救市,會造成惡性通貨膨脹,但事實到今年2015這樣的遇測並未發生,而美國也因經濟逐漸改善而停止印鈔注資,但尚未開始回收資金;而歐洲日本則因通化緊縮風險而分別在去年今年開始各自的量化寬鬆。

為什麼印鈔票結果沒有和一般人印象中的會通貨膨脹呢?其實短期內,受控制且有目的性的擴大資金是不會造成通膨,而是長期且不受控制會造成。由下圖,我們可以看到藍色虛線是預期市場上會有的資金,但因為金融風暴,大家嚇壞了,各家銀行或企業只求保留資金自保,不敢再貸款出去,或進行投資。因而市場上資金反而是急速減少,如橘線。這時,反而是資金過分短缺的情形。平常遇到這個情形,央行會降息,刺激銀行企業願意放貸或投資,但這次金融風暴太嚴重,即使利息降到零,也沒有足夠效果。所以這時,央行只好自己注資金到市場,如綠線,否則惡性循環下去。

量化寬鬆

這個情形與處理,很像醫師們處理失血性或敗血性休克(器官缺血)的情境。不論是因出血造成血液不足,或敗血症造成血管擴張,血液滲透到外部而造成相對血液量不足,而造成血壓下降至休克狀態。此時醫師需要注入大量點滴輸液,有人會擔心是否造成身體負擔?只要是分別考慮病人原本身體態狀的標準治療流程下,是不會造成負擔的,因為這時反而是身體血量過少。

休克治療

而且經濟逐步復原,央行又要怎麼回收這些資金?這就和長久以來央行調控資金的方式一樣,注入資金時,是付資金,買債券或其它資產;回收資金時,是賣資產,收資金。量化寬鬆只是另外再印鈔來進行這個模式。

央行注資

而醫師在休克解除或病情穩定時,也會調整點滴量或使用利尿劑來排除多餘水份。整個過程或想法是非常相似。甚至連長期救經濟和疾病治療也相似。例如:貨幣政策只能做短期救急或中期調控,而無法解決長期經濟的結構性問題。貨幣政策只時先"維持生命",真的需要治癒疾病,則需要政府真正提出真正改革的政策。

休克治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