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

是正面思考?還是存活者偏差?-成功不只是個人努力(Survival Bias)

之前和一位來自台灣,在美教書的教授聊天,他說:到他這個年紀,回想起來會知道很多事還是需要運氣的…

這讓我想到曾經讀過的一本書"Outlin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中譯: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時報出版) 作者認為社會上過度強調成功人士是如何努力,卻太少去說這些成功人士的背景,如:文化、家庭、世代,以及他們成長時的特殊經驗。作者提供了許多心理、歷史、或科學研究來證明,除了本身的努力,其它外在文化和時代的背景也是占了超凡成功很大的部分。


除了成功者,如:比爾蓋茲、披頭四等的成長背景,作者也研究有些從小被認為是超級天才,卻因家庭與求學經驗的陰錯陽差,最終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在農場自學研究。雖然因為電視益智搶答節目,而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人物,卻無法在他真正渴望的學術殿堂發光。此外,作者探討了文化因素對個人表現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甚至是跨世代和年代的。這些故事,包含:韓國航空如何克服文化和語言障,來減少當年的如詛咒般的連續失事。

近年來,許多書籍文章,鼓吹正向思考,卻也某個程度上,過度強調人定勝天。仔細去看那些例子,都是"存活者偏差"(Survival Bias)的例子。也就是大家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人,都是存活的人,就認為某些特質就一定是成功的要件。但有時失敗者的聲音是更重要,而沒被注意。他們的經驗可以告訴我們事情的全貌。就如同一個好的醫師,不會只看自己成功醫治的病人,未治癒的病人也要檢視。即使成功有可能只是疾病的自然病程,而不一定是醫師自己的全部功勞。

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們就否定正面思考的意義,但更應注意成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只能提高勝利的機率,而不能保證獲勝。此外,因為真正思考我們所代表的成長時代與文化背景,而更能理解我們的優勢與劣勢,而做出適當的人生策略與制度改革。

延伸閱讀:正面思考、躁鬱症、股市與經濟泡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