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演進,醫病關係逐漸平等,民眾的自主與權益意識也逐漸抬頭。而要求自主的第一步就是資訊的充足,也就是要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在法律上,醫師有著告知說明的義務;而各項媒體與網際網路的普及也使得醫學資訊更容易取得。然而,這些方式都是所得到的都是一些第二手資料。民眾對於就醫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依然是感到不解、迷惑,甚至是不信任。
醫學是最全球化的資訊之一;醫療卻是最需要在地化的產業。「用病人的話解釋」是醫學院中,醫界前輩們再三教導的溝通技巧之一。短短7個字,實際實行起來卻是需要相當經驗與藝術的:
- 該如何和80歲的阿媽解釋,這個病是「基因」造成的?對年輕一輩來說,基因,就算不懂是什麼,電影裡可能也聽過好幾次了。對阿媽來說,這根本是外星人說的話,更不要說什麼DNA、還「去氧核醣核酸」了!還不如用阿媽從小就懂的詞:這個病是「體質」造成的。
- 然而,同樣是用俗話解釋,也要注意其背後的含義。同樣解釋「基因造成的」,若說成是「種不好造成」,可就會引起反感、爭執、甚至糾紛了。
以醫病溝通、資訊流通、病人自主等幾個角度來說,病歷中文化確實有許多優點。而為了維護公眾利益,醫師需要改變原來的本位行為也是不可避免的。不過這當中仍有幾個技術性問題與語言使用的共識需要解決。在沒有完備方案與輔導配套之前,冒然全面實施很有可能反而造成民眾們的困擾與損失。
簡單舉兩個例子:
- 醫學中充滿了許多專有名詞,若要使用病歷中文化,則必需要統一翻譯的方式,或是配合附註原文或縮寫。特別是許多只有音譯的化學名與藥名;或是翻譯起來有10個中文字以上的多字根組合的原文,否則只是增加醫師與民眾的困擾。就如同「去氧核酸核酸」,對很多人來說,還不如用原文縮寫DNA來得容易了解。
- 中文寫作的速度與英文有相當大的差別。在許多醫院尚未實施病歷電子化之前,就全面實施病歷中文化,可能反而造成醫師花更多時間在書寫病歷上,而不是病人身上,更不要說若還要附註原文或縮寫。對於需要講求時效,醫師需要在幾分鐘之內判斷的科別,如急診、外科、內科等等,花費在過多時間在文書作業上,反而非病人之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