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後的經營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
在有限的時間與資金的情況下,尋醫網的經營,比較類似於個人網站。當時社群網站,如Facebook還尚未像現在這樣風行,比較節流的網站行銷做法,就是專注在充實內容與搜尋引擊最佳化(SEO)。除了與部落格文章內容結合外,對於推薦醫師醫院的部分,也收集了幾位在各領域,以及網路上有好評的醫師、診所、醫院。而搜尋最佳化,則是一步步學習與實行各種技巧。在有限的程式語言知識下,初期的流量成長也都還在預期之中。
然而,下個挑戰在於,網站功能的擴充與更新。由於缺乏有專業的駐站工程師以及使用有版權的免費架站程式碼,無法輕易地客製與擴充功能。雖然自行研究並裝設了幾個能與網站相容的論壇程式與購物程式,但因為是拼裝而成,整體功能並無法達到良好的綜效。此外,原先想要提供給民眾分享交流或與醫師互動的功能也無法持續改良而提升網友們持續使用的意願。因而網站的成長逐漸趨緩。
而在一次偶然的情形下,看到了這篇報導尋醫網的的電子報文章 "醫師評價網 加深醫病之間的鴻溝"。仔細看了內容,主要是說醫師評價網在美國,民眾與醫療人員正反兩邊的看法。但,在台灣,當時似乎並沒有引起那麼多的討論,即使諸如商業周刊或遠見雜誌,也定期提供醫療排名。而原先我所設定的功能也是盡可能往正向的交流來進行。只是這個報導也重新讓我思考了尋醫網的價值。
在五年的嘗試與經營後,一方面網站並未達到自己原先預設的理想功能,一方面網站本身的成長也有限。加上近年來醫療崩壞趨勢加速,感到固守尋醫網無法協助解決。因而雖然在財務上是若略屬於平衡的狀況,即網路廣告收益與網站支出約相等,決定暫時先結束這個小小的創業實驗,而另外尋找解決方式。
回頭重新看這段經歷,有幾個自己的反省,也給有興趣從事類似創業活動的朋友參考:
- 醫療服務搜尋的需求確實存在,這是一個不熱門但持續成長的需求。當初不追求短暫爆紅,而定位於穩定的成長與建立利基區隔也是正確的。因為如此,尋醫網不使用爭議話題與情緒言論來追求流量,而將值價鎖在促進醫病關係與交流。
- 缺乏長期合作的工程師,使得一開始為了節省支出,使用不易修改的架站方式,也使得後來修改和擴充功能不易,而最終的功能也並未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而在產品本身功能無法滿足需求,自然也無法有持續成長或穩定使用量。但是合夥或長期合作,要考慮的是未來潛在的人事溝通挑戰。
- 缺乏明確的長期永續的經營模式,由於最終網站流量和網路費用並未巨幅成長,這個問題並不顯著,但會是一個潛在問題。網站經營模式,需要巨大的流量帶來營收機會,如廣告和交易佣金。若選擇不衝量的模式,則需要有一定的利基和較一般經營模式高的利潤來源,如會員制、高附加價值的服務。
- 在草創初期,嚴格控制財務風險,使用最小成本實驗,減少賭徒心態(沈沒成本及不甘心而越投越多),促進學習心態。
- 資訊不對稱?來解決看看吧!
- 從完全不懂網路到成功上線
- 網站經營的學習與省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