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9日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總是模擬兩可的醫生

「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青原惟信禪師語錄

有時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甚至生氣,為什麼醫師好像總是模擬兩可,好像總是不確定。很可能會發在醫師在解釋病情中,常使用「可能」、「應該」、「機率」、「試看看」……等等的字眼。為什麼有時感覺醫師不知道在拖什麼,疾病不是很明顯 嗎? 怎麼不快點治療?

箇中原因,就如同一開始所引用的禪宗典故。一位醫師在學醫與行醫的過程,也會有這樣的體悟。一開始,似乎一切都能掌握,病人的症狀與疾病都和課本上說的一樣,而治療結果也一如預期,這個階段叫做「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隨著經驗增加與知識增加,慢慢發現:「怎麼總是有例外!」甚至治療結果也常常不如預期。不是九成的成功率,偏偏自己的病患是那其中一成;幾十萬人才會發生的副作用或疾病,就還是遇到了。這時醫師就進入了「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階段,也就是會對診斷與處置會有相當不確定感,不知道自己這樣是否正確,即使已經照著標準或正確的流程處理之後。

直到醫師累積了更多經驗之後,對於特殊情形會有自己的經驗直覺與處理能力,這時便會進入第三階段「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或許說是人體太奧秒,使得醫療本身也充滿了不確定。醫師本身的診斷與處置,是依照著「當下最可能,也最適當」的方式來進行。不治療,病人可能會持續痛苦;然而,盲目的治療,卻可能使病人更加受傷。所有教科書與論文的機率,都只是數字;對病人來說,只有1與0的差別,好和沒好的差別。畢竟在手中的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遇到當下現有知識、科技與經驗都不夠用的時刻。對生命尊敬、對自我謙遜、對病患謹慎的醫師們,在病患眼中,也難怪「總是模擬兩可」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