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這個職業,有點像所謂的「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管制的這般嚴格,一方面,想當醫生的人,需要很努力才進得來,卻不見得知道自己將面對什麼樣的生活;一方面,發現自己不適合或不喜歡當醫生的人,卻也不容易轉換跑道。因為進入醫學系之後,所接觸的都是有關醫療專業的學問,直到7年、8年過去之後,過去所學早已遺忘,對於其它領域又所知闕如,只好硬著頭皮做下去。
許多民眾對於醫師想賺錢會有天生的反感,必竟有誰會願意治療自己疾病,甚至掌握生命的醫生,會要面臨利益與生命的選擇呢?
然而,若是從經濟學機會成本的角度,或從人性本惡的角度看,先不要看私立醫學系每學期平均動輒7、8萬以上,7年近100萬的學費,要進入一個管制這麼嚴格的行業,就必需先犧牲許多其它人生發展的機會。而一個還不懂人生是什麼的18歲高中生,真的知道他要面對地是什麼嗎?
就算是改為「學士後醫學系」,念完大學的大學生,又有幾個人真正地去24小時照顧過一個長期臥床的老人呢,甚至是不論自己或家人是否也正在生病?就不要說他可能還將要面臨結婚生子、扶養父母等等的其它個人人生問題。
此外,由於歷史的情境,在過去的台灣,醫生同時代表著高社經地位以及豐厚的收入。上一兩代醫生動輒擁有整棟樓,甚至整條街的房地產的傳說也是時有所聞。醫師這個行業,因而成為許多中下階層的家庭靠著 進入醫生這個行業,而獲得改變社會階級的機會,因此自然也成為許多父母與年輕人的志願。然而,現今資訊普及、民眾教育程度高、消費主義盛行、健保制度實施等等,醫生已不再享過去那種高高在上的權威地位,及超高收入的日子。
不只是當醫生,做任一個行業的熱情與使命感,都很有可能在進入職場後快速地消磨怠盡,轉為利益導向,特別是當這些熱情是建立在對這個職業的「幻想」之上,而且又犧牲了很多去追求「幻滅」的時候。
去除夢幻的糖衣之後,讓有志學醫的學生,再進入醫學系之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適不適合行醫,有機會去實際照顧他人,關懷弱勢,體驗現實人生,比上一堆生活倫理課、或把7年級變成10年級、創造「補習班」的業積、在口試時和考生耍心機,也許更能有實際的意義。
人道精神,無法從上課、背書、考試中學習,也無法從辯論、處罰、管制得到,而必需是從生命與生活中體驗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